您现在的位置是:行业热点 >>正文
赛力斯汽车智慧工厂直播秀造车 问界新M7下定用户直呼“值得”
行业热点55人已围观
简介如果要问最近哪些新能源汽车最受欢迎,赛力斯汽车与华为联合开发的AITO文捷新M7肯定会坐在前排。上线不到一个月,大订单就已经超过6万台,可以说是非常火爆。就连余承东也称赞最近的订单非常好。此外,为了让 ...
如果要问最近哪些新能源汽车最受欢迎,值得赛力斯汽车与华为联合开发的赛力斯汽AITO文捷新M7肯定会坐在前排。上线不到一个月,车智厂直大订单就已经超过6万台,慧工可以说是播秀非常火爆。就连余承东也称赞最近的造车直呼订单非常好。此外,问界为了让客户在等待新车交付时更有信心,新M下定赛力斯汽车甚至开设了工厂汽车生产直播,用户希望用透明的值得生产方式保质保量地完成生产任务,同时也给用户一种安心的赛力斯汽感觉。
看完直播后,车智厂直一直关注AITO查询动态的慧工辛说,“通过直播,播秀我对文杰新M7的造车直呼生产过程有了一定的了解,也对智能工厂的产能和产品质量有了新的认识。我相信在这样快速优质的生产条件下,文杰新M7很快就会交付给我。我对此充满信心,期待它的交付确实值得等待
当被问及为何辛对文杰新M7如此自信时,他说:,“在直播中,我对赛力斯汽车的智能制造能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。每一道工序都非常先进,在细节和质量控制方面也非常严格。赛力斯的智能工厂是按照工业4.0标准建造的,拥有许多智能设备,并集成了各种传感器AI visual检验等,以确保每个过程100%合格。
赛力斯汽车还依托智能工厂的领先技术,通过人工智能、工业大数据、边缘计算等智能赋能技术的综合应用,打造了“一硬一软一网一平台”的“四位一体”智能制造架构,实现产品个性化、设计协同、供应敏捷,制造灵活性、服务主动性和决策智能。在产品质量测试和保证方面,赛力斯汽车智能工厂还构建了一个智能质量控制平台,该平台包括全链路质量保护网络、过程质量控制和VHR测试能力。从生产到线下,全面监控和管理质量,锁定产品体验上限,赋能高质量交付。用辛先生的话说,“赛力斯汽车智能工厂的汽车制造水平真的让我大开眼界。整个过程基本上都是机器自己操作的,每一步都非常精准。这样生产的汽车怎么会不好呢?”
值得一提的是,在赛力斯汽车智能工厂努力造车的同时,我们的合作伙伴华为执行董事、终端BG首席执行官、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董事长余承东也来到了生产线,慰问了赛力斯车用智能工厂的员工,并在直播中表示,我们现在又在供应链上投资了10亿元,为整个产业供应链增加了2万名工人。我们工厂应用了AI智能测试、智能生产和大量机器人AI技术来取代体力劳动,提高质量水平,并尽最大努力加快交付。目前,赛力斯汽车智能工厂不仅每天增加一班,而且持续生产22个小时,每天都有大量新车发货和交付,真正做到了保质保量,让用户放心。
由于文杰对M7新订单的高需求,AITO文杰不仅加快了产品产能的提升,最近还推出了“新M7爱车计划”,全力保障用户权益。新M7用户在2023年11月30日(含)前完成大鼎支付的,自AITO app“确认交付计划”之日起至“车辆到账”之日,提车时每天可享受200元现金补贴,最高可赔付1万元。
AITO始终坚持“以用户为中心”的理念,除了好的产品和智能制造,还有一个相辅相成的好的服务体系。今年9月,爱拓咨询正式发布CARE关爱服务战略,开启智慧服务3.0时代,构建贯穿售前、交付、售后的全链条智慧服务体系。与传统的被动服务相比,CARE的护理服务策略更加“主动”。借助智能互联、大数据等先进技术,将以更高的服务效率和质量为用户创造更高效、更舒适的服务体验,也为新M7在行业内的高质量交付带来更多保障。
与市场上顶尖的汽车产品相比,闻界新M7可以说是业界的良心,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也是情理之中的。背靠赛力斯汽车智能工厂领先的智能制造水平,闻界品牌全新M7不仅产品力过硬,更有“价值”感,能为用户带来更多元的出行体验。用辛先生的话说,“艾托·文杰的全新M7值得等待。
上一篇:91.9%!纳米01电驱动总成能效达到行业第一Tags:
相关文章
18.28万起售,补全智驾短板!新款英仕派燃油版上市
行业热点【汽车焦点 新车 原创】日前,汽车焦点从东风本田官方处获悉,2025款英仕派燃油版正式上市,新车共推出三个版本配置,售价区间为18.28-21.38万元。作为年度改款车型,2025款英仕派在造型上并没 ...
【行业热点】
阅读更多来自大洋彼岸的评价,看看海外鹏友眼中的G9
行业热点9月21日,我们迎来了小鹏G9的推出,它以科技奢华定义了旗舰的新维度,并引起了极大关注。事实上,作为一款超快充电的智能SUV,小鹏G9凭借其强大的产品实力,一直是海外媒体和鹏友热议的对象。接下来,请关 ...
【行业热点】
阅读更多爱驰汽车究竟还有多少惊喜是你不知道的!
行业热点今年,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速,产销迎来了一个快速增长时期,这得益于国内消费市场、消费需求的增长和优惠政策的推动。特别是2022年上半年,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新能源汽车数据,中国新能源汽车 ...
【行业热点】
阅读更多